深圳大学2017年工作要点
2017年,是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关键一年,深圳大学迎来双校区时代,打开新的发展格局,进入跨越式发展新阶段。学校要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围绕高水平大学建设总体目标要求,拓宽思路,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学校整体办学实力和影响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1.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领导全校各单位做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宣传、学习,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之常态化,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思想上高度统一、政治上清醒坚定、行动上坚决有力;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将“五大发展理念”贯穿于学校改革创新工作中,推动我校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立德树人中心目标,充分发挥学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权,创新工作路径和载体,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增强忧患意识,继续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2.提升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认识。深圳大学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大学,是学校的历史使命。要加强教育和动员,发挥各单位、全体干部和教职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高水平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
3.进一步创新发展理念,突出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和发展特色。要立足内涵建设,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点和核心标志。充分理解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和竞争态势,突出特色,打好“创新”、“文化”、“规模”、“综合”、“校友”等优势牌。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勇于担当,勇于创新,力争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示范和引领,做出探索,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4.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总体目标实现。在高水平大学建设第一阶段任务全面完成的基础上,启动第二阶段建设项目。加强统筹协调和绩效考核,实现学科平衡发展,加快人才引进、科研、大型仪器设备采购等重点工作进度,推进各学院、学科和重点子平台的建设,争取提前实现2020高水平大学建设总体目标。
5.改进和加强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声誉和影响力。关注国内外一流大学改革发展动向,适时调整发展策略。密切跟进QS、US news、URAP等世界大学排名和中国校友会网等国内权威排名情况。创新宣传工作模式,全方位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的宣传。
三、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6.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巩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全校动员,扎实做好审核评估迎评准备。以评促建,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系统化革新和设计,强化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亮点和特色。做好校级和院级专业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集中力量办好优势和特色专业。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持续提升的长效机制,完善教学评价制度。完善校长教学奖评奖办法,提高激励效果。
7.加强招生宣传,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适应国家、省市招生政策变化,扩大一本招生规模,加大拔尖创新人才招生措施,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报考我校。落实学院招生工作的主体责任。
8.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修订2017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向一流大学看齐。创新教学方法,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深入探索分类育人模式,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进一步压缩毕业学分要求;弱化专业界限、设置交叉学科专业、双学科专业、加强双学位和主辅修专业,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要求;增加课程内容,提高课程要求,加大考试难度,进一步优化教风学风;在高等研究院试点实行荣誉课程及荣誉学位;积极推动优课联盟做大做强,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
9.进一步凸显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加大对学生创新活动与学科竞赛的经费支持力度;继续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升级学生创业园和深港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抓好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学校建设。
四、以学科评估为契机,启动新一轮专业调整和博士点申报
10.抓好新一轮学科调整。结合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配合技术大学建设,推进以专业调整为主的第二轮学科调整。结合“十三五”规划,推动下一阶段高水平大学学科建设,支持学院开展专业认证,加大对交叉学科平台建设和团队建设的支持力度,使之成为科学研究新的增长点和有特色的创新点。
11.做好博士点申报和研究生招生工作。整合全校学科资源,全力做好博士点申报,力争博士点增加3-5个,争取博士招生指标实现较大幅度增加。进行新一轮学位点动态调整,深化博士生招生机制和培养机制改革,继续推动指标分配动态调整,提高研究生生源质量。
12.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持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职业发展质量。加大研究生实践平台建设,利用特区优势,构建协同育人平台,探索富有深大特色的创新创业育人模式。
五、完善人事制度,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3.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力度和规模。完善高端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扩大院士等顶尖人才数量,加快文科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进度。
14.完善人事制度。完善“预聘—长聘”制教师管理办法,制定校内人事双轨制“并轨”方案,完善职工职业年金制度。出台博士后创新创业计划,加大资助,壮大博士后队伍。
15.加强教师队伍培养。继续推进3+1人才工程,加大对优秀中青年优秀教师的支持力度。完善职称评审办法和教学工作量考核办法,规范青年教师教学工作,改进相对独立科研机构教学工作。完善教师评聘和考核机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积极性。
六、增加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6.进一步增加科研成果产出。保持国家基金项目和科研经费总量持续增长,保持高层次项目立项数在广东省内的领先优势,推动科研总体实力稳步提升。加强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加大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进一步发挥现有文理科重点科研平台的科研潜力,产出一批高水平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17.促进科研多方位合作。鼓励跨学科教师的合作,通过组织交叉学科的论坛,加强不同学院、学科教师的交流。设立国际合作科研基金,鼓励教师和国(境)外高校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合作,鼓励、引导、推动校内教师和国(境)外高校教师开展实质性的科研合作。
18.进一步提高为地方服务水平。加强跟企业、政府的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推动协同创新。加强技术转化和创新创业的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推进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平台建设和大学科技园公司的设立和运营,加强新型智库建设,为深圳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城市质量,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做出更大贡献。
七、继续实施国际化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国际化深度和广度
19.加强国际化的谋划布局和措施创新。拓展全球合作网络,加大与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人才培养国际化,积极拓展中外合作办学,优化校园国际化氛围。实施多种奖学金和激励措施,鼓励和帮助更多学生参与优质出国项目,鼓励在校学生走出校门;开设国际化专业,设立留学生奖学金,吸引高水平的外籍学生来校攻读硕士以上学位。增加外籍教师规模,浓厚校园国际化氛围。
20.健全国际化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国际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学院国际化考核评估机制,发挥学院主体作用,着力构建和完善与国际化相关的人才培养、服务管理、科学研究、后勤保障等部门的联动体系。进一步完善外事管理制度,既严格管理,又为教师出国(境)提供便利,做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访学和干部境外培训等相关工作。
八、提升办学资源条件,确保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21.积极争取增加办学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成效。增加高水平大学建设专项投入和其他财政投入,争取“十三五”规划项目按时立项并下达投资计划。拓展办学资金筹措渠道,大力发展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微捐平台,完善基金会资金管理和募捐激励政策。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加快报账流程,完善差旅费管理办法等财务管理制度。优化招投标工作流程,提高采购效率。加大企业改制和资源整合力度,提高经济效益,全面提升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大学生创业、人才引进、创新企业孵化和创新资源聚集的能力。稳步有效推进审计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审计全覆盖。
22.提升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集中力量积极推进学生宿舍拆建工程、道路系统改造及景观工程、后海校区校园整治(地下停车场建设)工程、校友广场、幼儿园等在建项目;积极配合工务署,努力推进西丽校区、学府医院、理工科教学楼设计教学楼实验与信息中心组合项目、南校区1#天桥、档案馆等在建项目;力争西丽校区二期及教师公寓、艺术楼、附属医院二期等重点建设项目开工。确保档案馆如期整体搬迁,加快筹建校史馆,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和馆藏档案数字化建设。完善西丽校区4个校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校院两级共享平台信息化建设。加快智慧校园和图书电子资源建设。提升后勤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
23.确保西丽校区如期投入使用。加大统筹力度,完善西丽校区后勤保障和配套设施建设,构建“垂直管理+属地管理+延伸管理”的立体管理模式,打造智慧化现代化校园,实现跨校区平稳运行、便捷服务、协调发展。发挥双校区的空间潜力,带动学校整体管理与发展模式创新。
24.确保深圳大学附属医院开局顺利。加强人才引进和岗位设置,做好物资配备、信息化建设和后勤保障,健全管理规章制度,实现整体正常运行。进一步完善医学部和附属医院管理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
25.全方位支援深圳技术大学筹建。加强动员,做好干部和师资队伍的选派工作。加大对校区建设等各项工作的支持力度,确保深圳技术大学首次招生顺利进行。
九、突出立德树人中心目标,加强优秀大学文化建设
26.建设优秀大学文化,提升软实力、凝聚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大学文化建设工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进一步优化校园布局,提升生态景观和文化品位,打造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校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弘扬“三自”校训和大学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深大的人文底蕴,大力扶持关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与创新的冷门学科,针对文、史、哲、艺术等人文学科的学科特点,制定相应学科发展规划。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营造浓厚的校园优秀文化氛围。
27.围绕立德树人中心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特区大学生特点,根据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本,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落实完善各项措施,加强人文关怀,促进更好成长成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建设与队伍建设,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加强高校各类阵地建设管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和其他各类课程改革,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出台辅导员管理办法,组织辅导员开展工作培训和参加校外学习,促进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
十、进一步加强党建工作,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28.增强党建主业意识,强化党建主体责任。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建立校级领导班子党建责任清单,把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落细。继续抓好基层党委(总支)书记例会,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推动各基层党组织切实负起责任。以书记项目为抓手,切实抓好党委(总支)书记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履行。
29.创新党建工作路径载体,健全完善制度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进一步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健全完善党委会、常委会、书记专题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修订完善党委工作规则。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要求,创新工作思路,抓好学院、基层党支部层面的党建制度规范化建设,加强对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落实情况的指导督导,进一步提升组织生活质量和党建工作科学化规划化水平。
30.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探索建立体现高校特色的岗位设置和管理体制,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分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从严从实选任中层干部,着力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形成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重视培养和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干部队伍能力素质。健全完善干部教育管理奖惩机制,坚持激励惩戒并举,抓好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打造作风扎实、管理规范的干部队伍。
31.做好党建日常工作。严格党员发展程序,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推进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精细化,探索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规范处置不合格党员。加强党建带团建,做好青年思想引领。推进完善教代会、工代会、学代会制度建设,做好服务教职工和离退休老同志等各项工作,凝聚人心,形成合力。继续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结对帮扶、医疗、教育、产业扶贫等工作,确保我校定点帮扶对象按期脱贫。
十一、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提高科学规范管理水平
32.完善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第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强化“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意识,进一步明确职能分工,制定校院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对分管、联系部门党风廉政建设任务清单,把主体责任细化实化具体化,分级分层落实到位。突出问题导向,围绕权力运行,着力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制约有序、监督有力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和审计工作,加强对招生、后勤、基建、实验室、招投标、资产经营等重要部门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和各种问题的发生。有效利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扎实开展谈话提醒,发挥纪律的正面引导和惩戒警示作用,严肃整治违规违纪问题,进一步加大查处、追责力度,驰而不息纠正“四风”。
33. 提升管理效能,深入推进干部作风建设。认清新形势新挑战,推进学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坚持以人为本、管理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凝心聚力,形成良好师德师风、教学教风,为高水平大学做奉献。严抓机关作风建设,提升管理部门工作效率,完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信息报送系统,提高服务水平。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落实好领导干部外出请假报备、因私出国报批、日常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干部管理监督。
十二、积极做好政治安全和维稳工作,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34.切实抓好政治安全工作。落实省委、省教育工委和市委关于抓好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要求,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履行责任,执行好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工作六项责任制,防止发生涉及课堂教学、教材、讲座论坛、涉外资金和项目、校园网络安全、党团组织建设、民族学生管理、宗教渗透等方面的政治安全问题。
35.努力抓好校园安全工作。深入贯彻上级安全生产工作精神和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要求,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稳定工作职责和任务落实到位。健全完善校内外信息互动和工作联动机制,提前预判,做好预案,开展常规排查和监管工作,加强消防、食品、实验室、校园交通、校园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综合管理,化解可能衍生的问题和隐患,确保校园平稳,建设绿色校园,以安全稳定的良好态势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中共深圳大学委员会
深圳大学
2017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