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成人高等教育专业培养方案
(2021 年 2 月——2024 年 1 月)
教学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 专业代码:120402
办学层次:专升本 科类:文史类 办学形式:业余
修订人:罗文恩 审核人:马卫红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系统学习现代化行政管理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培养能够掌握社区、社会组织、基层政府部门以及其企业行政管理的基本技能,成为具有现代管理观点,适应特区部门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公共管理人才。
二、核心能力与就业面向
核心能力:一般管理技能、政府社区管理政策与方法、写作和口头表达技能。
就业面向:社区服务组织、社会组织、基层政府部门、企业。
三、社会人才需求
随着政府职能转变与购买服务力度加大,基层管理与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四、师资力量
经过多年发展与建设,本专业已有20名在编专职人员,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5名,讲师9名,94%教师具备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合理,4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比50%,35周岁以下的年青教师占比35%。师资团队来自于海内外知名院校,如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等。
五、教学资源与设备
教学资源丰富,图书馆藏书丰厚。校园总建筑面积154.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8.5亿元。图书馆馆舍5万平方米,全校纸本资源402万余册;数据库277种,含全文电子图书253万册,全文电子期刊14.3万种。学校建有理工类市级及以上重点科研平台95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部级39个),人文社科类市级及以上重点研究基地15个(省级以上11个)。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8个。学校发起组建“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 加盟高校达120所,上线课程259门,选课学校103所,认学分学校54所,累计选课人次突破40万。
六、学制
标准修业年限为3年
七、专业培养方案的有关说明
1、本专业培养方案总学分:83分
(含全部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学分)
毕业最低学分要求:83分
2、授课方式为“网络讲授+课堂讲授”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学时分配比例一般为1:1,公共选修课为全部网络在线学习。
3、毕业学分要求及课程体系学时学分分配(根据课程设置一览表统计填写)。
课程类别 |
学分/学时 |
占课程体系学分比例(%) |
公共基础课 |
22/396 |
26.51% |
公共选修课(3/8) |
6/108 |
7.23% |
专业基础课 |
12/216 |
14.46% |
专业课 |
24/432 |
28.92% |
实践环节 |
19/342 |
22.89% |
合计 |
83/1494 |
100.00% |
4、主要实践环节: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调查报告)。
5、专业主干课程简介:
管理方法与案例
本课程重在培养和分析学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管理案例的分析,教授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的方法与技巧。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规律, 宏观经济学通过对国民经济总量相互关系的研究,揭示宏观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宏观经济变化规律以及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通过经济总量的分析以期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公共管理实务
本课程是一门研究公共管理理论在实践中如何应用的学科,强调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将理论与实务于一体,学生在掌握公共管理基础理论的同时,还应掌握公共管理活动实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案例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管理类课程教学,目的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提高管理能力。教学目的之二是使研究生把握“技术”的本质,了解“人事技术”的构成要素以及掌握现代人事技术的渠道途径,进而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高级应用文写作
本课程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课程。其任务是通过各种应用文体知识的讲授与练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写作能力,以适应从事工作的实际需要,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社会保障学
本课程主要介绍社会保障的一些基本理论,包括社会保障的内涵、社会保障的功能、社会保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社会保障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社会条件及经济条件;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历史过程;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基础;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与使用;社会保险制度的构成;社会救济制度;社会优抚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城市管理
本课程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城市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一门学科,具体内容包括城市土地管理、城市住房管理、城市人口管理、城市交通管理、城市环卫、绿化管理等。
社会研究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认识了解统计分析方法在社会调查研究的资料分析中的作用,从而具备设计、组织、实施社会调查的基本能力,能够结合社会学理论和调查资料对中国的实际社会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进一步为掌握系统的学术研究和统计分析手段建立基础。
公共政策分析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政策的基本范畴及其连带的若干实践问题、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公共政策的主要分析方法、公共政策所面临的宏观理论与实践问题。
6、本专业开设课程名称中英文对照表
专业名称(中文):行政管理 专业名称(英文):Public Administration
序号 |
课程名称(中文) |
课程名称(英文) |
1 |
管理方法与案例 |
Management: Methods &Cases |
2 |
宏观经济学 |
Macro Economics |
3 |
公共管理实务 |
Public Management Practice |
4 |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案例 |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s &Cases |
5 |
高级应用文写作 |
Advanced Practical Writing |
6 |
社会保障学 |
Social Security |
7 |
城市管理 |
City Management |
8 |
社会治理 |
Social Governance |
9 |
公共关系实务 |
Public Relations Practice |
10 |
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 |
Logic & Speech |
11 |
社会研究方法 |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
12 |
公共政策分析 |
Public Policy Analysis |
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表
专业(方向):行政管理 层次: 专升本 办学形式:业余、函授
课 程 类 别 |
序 号 |
课程名称 |
学 分 |
计划学时 |
考核 形式 |
各学期学分 |
备注 |
第一 学年 |
第二 学年 |
第三 学年 |
总 学 时 |
课堂 讲授 |
网络教学 |
课内实践 |
课外自学 |
考 试 ▲ |
考 查 △ |
第一学期 |
第二学期 |
第三学期 |
第四学期 |
第五学期 |
第六学期 |
|
公 共 基 础 课 |
1 |
大学英语(3)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3 |
|
|
|
|
|
|
2 |
大学英语(4)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
3 |
|
|
|
|
|
3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
3 |
|
|
|
|
|
4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5 |
72 |
18 |
18 |
|
36 |
▲ |
|
5 |
|
|
|
|
|
|
5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
3 |
54 |
36 |
|
|
18 |
▲ |
|
|
|
3 |
|
|
|
|
6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54 |
36 |
|
|
18 |
▲ |
|
|
|
|
3 |
|
|
|
7 |
形势与政策 |
2 |
54 |
36 |
|
|
18 |
▲ |
|
|
|
|
|
2 |
|
|
小计 |
22 |
396 |
180 |
72 |
|
144 |
|
|
|
|
|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8 |
管理方法与案例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3 |
|
|
|
|
|
|
9 |
宏观经济学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3 |
|
|
|
|
|
|
10 |
公共管理实务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
3 |
|
|
|
|
|
11 |
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与案例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
3 |
|
|
|
|
|
小计 |
12 |
216 |
72 |
72 |
|
72 |
|
|
|
|
|
|
|
|
|
专 业 课 |
12 |
高级应用文写作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
|
3 |
|
|
|
|
13 |
社会保障学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
|
3 |
|
|
|
|
14 |
城市管理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
|
|
3 |
|
|
|
15 |
社会治理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
|
3 |
|
|
|
|
16 |
公共关系实务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
|
|
3 |
|
|
|
|
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
|
|
|
3 |
|
|
17 |
社会研究方法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
|
|
|
3 |
|
|
18 |
公共政策分析 |
3 |
54 |
18 |
18 |
|
18 |
▲ |
|
|
|
|
3 |
|
|
|
小计 |
24 |
432 |
144 |
144 |
|
144 |
|
|
|
|
|
|
|
|
|
公共选修课 |
19 |
见第一页 “公选课一览表” |
6 |
108 |
|
108 |
|
|
|
|
|
|
|
|
|
|
八选三 |
小计 |
6 |
108 |
|
|
|
|
|
|
|
|
|
|
|
|
|
实 践 环 节 |
20 |
专业实习 |
9 |
162 |
|
|
|
144 |
|
△ |
|
|
|
|
8 |
|
|
21 |
毕业论文(调查报告) |
10 |
180 |
|
|
|
180 |
|
△ |
|
|
|
|
|
10 |
|
小计 |
19 |
342 |
|
|
|
324 |
|
|
|
|
|
|
|
|
|
合计(含三门公选课) |
83 |
1494 |
|
|
|
|
|
|
|
|
|
|
|
|
|
※注:每学期的学分统计里不包含公共选修课。